为了丰盈档案校史资源,充分发挥档案校史育人功能,学校持续深入开展口述校史系列寻访活动。自9月开始以来,以曾经的劳动生产实习为主题,先后采访了董幼斐、付秀兰、范义荣和吴祖映等4名退休教师。
访谈中,老教师们抚今追昔,用真诚质朴地言语再现了老一辈农林师生在山林间艰苦劳动的感人场景,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诠释着浙农林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董幼斐和付秀兰老师深情地回忆了学校五六十年代学生在千秋关造林实习的艰难条件和师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1964年,全校师生到千秋关植树造林,那里海拔高,天气很冷,我们的行头是一把锄头、柴刀、蓑衣和箬帽,中饭自己带,每天要上下山好几趟,还要自己背烧饭的柴火…但是那时,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发展出了动人真挚的师生情谊。”范义荣教授作为东天目林场创立的见证者之一,娓娓讲述农林人齐心协力,让东天目林场从荒山披上“绿装”:“东天目林场是学校八九十年代学生生产实习的重要基地,先后接纳近2000名师生的劳动实习和科学实验,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吴祖映老师更是深情回顾了曾经的农林学子翻山越岭进行劳动实习,开展植被、土壤和病虫害样本调查分析,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的场景。
记忆是珠,校史是线,农林前辈们在山林间艰苦奋斗的背影始终诠释着“坚韧不拔 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和“肯干、实干、能干”品质。本次“那些年的劳动生产实习”口述校史系列寻访不仅是对校史文化的再挖掘、再提炼和再升华,更是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教材。据悉,后续口述校史系列寻访活动将继续以系列主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学校的发展历史,展现农林人的心路历程和独特风采。
(档案馆 汪翠翠)